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探索低空新蓝海,解码新经济范式
2025-03-24

2025 年 3 月,上海黄浦江上空一架白色 eVTOL 飞行器掠过东方明珠,载着乘客从陆家嘴飞往虹桥枢纽,全程仅需 12 分钟 ——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中国低空经济的日常一幕,标志着中国低空交通网络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阶段。从无人机送快递到空中出租车,从农田巡检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正以 “第三维度”重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本文将深度拆解这一万亿级产业的底层逻辑、产业链图谱、投资机遇与区域竞合密码。

 

图片1.jpg

 

一、重新定义低空经济:不止是 飞起来

 

1、概念迭代:从通用航空到立体生态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1000米以下)为依托,以有人 /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涵盖制造-飞行-服务全链条,并与农业、物流、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微信图片_20250324174550.png 

2全球竞速:中国后来居上

 

从全球来看,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开启低空经济先河以来,全球发展格局从欧美主导到中国崛起,中国实现了高速成长

 

· 1920s:美国开创农业航空喷洒,开启低空经济先河

· 1950s:直升机用于海上石油救援,欧美主导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2010s:中国大疆无人机崛起,民用市场突破千亿

· 2021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政策元年开启

· 2024:《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行业规范化发展

· 2025:全球首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上海 - 昆山)开通

 

工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注册无人机数量突破120万架,同比增长67%。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增速达33.8%2026年市场规模或破万亿。

 

二、产业链全图谱:万亿蛋糕如何切分?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可分为上、中、下游三大环节,每个环节都藏着细分赛道机会

 

1、上游:核心技术 护城河

 

· 材料与部件:碳纤维复合材料(占eVTOL机身70%)、高能量密度电池(目标400Wh/kg)、电机与飞控系统是关键。国内企业如光威复材(碳纤维)、宁德时代(电池)、卧龙电驱(电机)正在突破技术壁垒。

· 技术研发:无人机芯片、传感器、导航系统等领域,大疆、中航无人机等龙头持续投入,抢占技术高地。

 

2、中游:制造企业 群雄逐鹿

 

· 无人机:大疆稳坐民用市场头把交椅,农业植保、物流配送无人机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农业无人机作业面积超10亿亩。

· eVTOL新势力:亿航、御风未来等企业加速研发载人飞行器,2024年上海首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开通,票价仅为高铁的1.5倍,通勤时间缩短70%

· 系统集成:中航高科等企业负责整机装配,将材料、动力、航电系统整合为 会飞的产品

 

3、下游:应用场景 脑洞大开

 

· 物流配送:顺丰、京东在偏远地区试点无人机送快递,贵州 2025 年开通 低空+物流药物配送航线,解决 最后一公里难题。

· 城市交通eVTOL未来或成 空中出租车,预计2035年我国载人飞行器年需求超4万台,营收破3000亿元。

· 农林牧渔:无人机植保效率是人工的20倍,每亩成本降低30%;森林防火监测、渔业巡检等场景需求爆发。

· 文旅与应急:空中观光、飞行体验成旅游新宠,应急救援无人机可实现24小时灾情监测与物资投放。

 

三、价值投资:万亿赛道的 “掘金地图”

 

低空经济被机构称为下一个新能源,当前投资逻辑可围绕技术+场景+政策主线展开核心技术、核心部件、应用场景、基础设施等领域环节的价值投资。


1、技术壁垒型企业

 

· 无人机龙头:大疆、中航无人机(军用)、航天彩虹(特种无人机)技术领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eVTOL制造商:亿航、峰飞航空等企业若突破适航认证,有望享受 飞天红利

 

2、核心部件供应商

 

· 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将直接降低 eVTOL成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布局企业值得关注。

· 复合材料:碳纤维、钛合金等轻量化材料需求激增,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受益。

 

3、场景应用先锋

 

· 物流企业:顺丰、京东物流的无人机配送网络建设,可能重构农村电商格局。

· 农业服务:极飞科技、大疆农业等企业推动智慧农业升级,政策补贴 + 效率优势双重驱动。

 

4基础设施与服务

 

· 低空基建:通用机场、起降点、5G通信网络建设,相关基建企业迎来订单潮。

· 运营服务:飞行培训、维修保障、空域管理平台等配套产业潜力巨大。


四、区域经济新引擎:从 单打独斗集群作战


低空经济正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 胜负手,各地上演 空中竞赛


1长三角:全产业链 带头大哥


上海集聚全国50%eVTOL头部企业,江苏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产学研基地,浙江、安徽互补智能制造与零部件优势。2025年长三角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破万亿,G60科创走廊成立协同创新联盟,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样板


2珠三角:政策 + 市场 双轮驱动


广东27个市出台低空经济政策,深圳无人机产量占全球 70%,广州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重点发展物流、安防、文旅场景,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3中西部:错位竞争 特色牌


贵州开通全国首条低空+物流药物配送航线,四川成都打造无人机研发总部,湖南成立低空经济集团,聚焦应急救援与农业应用,形成东部研发+西部应用格局。


五、未来潜力:万亿市场的 天花板在哪?

· 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空域开放、适航审批等改革提速。

· 技术突破临界点eVTOL电池能量密度若达500Wh/kg,运营成本将低于出租车;6G通信实现 空天地一体化组网。

· 景爆发前夜:2024年全球eVTOL融资超500亿元,中国试点城市超20个,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

六、挑战与机遇并存:低空经济的 成长烦恼

· 空域管理待优化:低空空域审批复杂,部分地区 有飞机无空域飞

· 技术瓶颈待突破: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低,智能避障算法航电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亟待提升

· 管理体制待完善低空经济管理涉及 12 个国家部委和无数地方部门,"政出多门" 导致政策碎片化,存在标准冲突、标准真空等问题

 

结语:

低空经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正在落地的“未来产业”。它不仅是一场交通工具的革命,更是一次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当飞行器成为 “空中手机”,当低空航线布满城市上空,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小、更高效。对于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说,这片蓝海,才刚刚掀起浪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