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新36条为何难以落地(上)
2013-11-05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因为文件内容共36条,所以通常被简称为“非公经济36条”。


时隔5年之后的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由于该意见中同样共计36条,为与非公经济36条相区别,故被简称为“新36条”。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将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列入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近年来,中央各部委接连出台了新36条实施细则,为民间投资的进入铺路。不过,从2005年的“非公36条”到2010年的“新36条”,再到2012年上半年陆续出台的各项细则,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仍步履维艰。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新36条”落地的曲折复杂?为什么如众多舆论所说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然存在而难以破除?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究竟应该怎么才能从具体的操作层面避免“新36条”有原则无细则,空成应景之物呢?


一、“新36条”新在哪?


当前,全球经济在遭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下,正处于艰难的恢复过程中。尽管,一些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有可能避免硬着陆,但调低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的增长预期,则是大势所趋。


显而易见,扼制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根本措施是增强发展动力。手段无非是努力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几项。但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都需要资金投入,可资金从哪里来呢?仅靠政府的投资来拉动显然不够,也很难长期持续。事实上,政府的投资更应该将重点放在社保、医疗、教育、科技、养老等民生方面。从长远来看,政府对产业的投资必然回归到示范性并起到杠杆作用。果真如此,通过刺激民间投资持续地拉动经济增长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投资9365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2.1%,比上年全年的59%提高了将近3个百分点。据此可见,民间资本正在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但是民间资本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投资空间还非常窄小,例如铁路运输行业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总投资1465亿元,其中民间固定投资仅为57亿元,只占3.89%;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839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60亿元,仅占7.5%。可见总量30万亿元的民间资本这“一池春水”,需要进一步激活。


而推出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目的是期望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解决宏观经济中投资主体失衡的问题,即从依靠政府投资转向发展民间资本投资,提升经济抵抗波动的能力。


相比大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具活力,其利润增长率、资本回报率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这一阶段推出“新36条”以及相关实施细则,更能对冲之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造成的负面预期,熨平经济的波动。具体来看,“新36条”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从民间资金流向角度,煤炭行业“国进民退”,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控下,民间资本的撤出庞大,与之对应的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资金引入实体经济的适当领域。


其次,对民营资金开放包括市政工程等在内的一些基础建设,可以很大地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压力,同时民营资金对于回报率较高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高积极性,也有利于这些领域的发展。


再次,目前产业领域中,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与促进转型升级要求之间反差巨大。即使还不能实施一步到位的国企改革,但“鲶鱼效应”还是需要的。


“新36条”是当前经济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36条”到“新36条”再到诸多细则,也深刻地反映出政府在引导民间资本方面的决心,那么与“36条”相比,它“新”在哪里呢?


第一“新”,是对打破垄断行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甚至有了一些突破。比如,对村镇银行的设立方面。新36条明确规定民间资本可以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这就解决了大银行搞村镇银行没有积极性的问题。


第二“新”,在于它限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新36条”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边界有所界定,并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把有利可图的、能够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项目让出来,让民间的资本充分进入,引导民间的资本向下沉。对于民营企业最需要的资金和最想投资的银行,政府应该给予宽松的环境,保证管道的畅通。


“新36条”的出台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是与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相契合的。但是,在一提到“36条”就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铁路、电信等高门槛行业,尽管这些领域之前已经有一些实际行动,但是并没有太多成功的案例。那么“新36条”颁布几年来一直难以落地,究竟是受什么因素的制约呢?(本文节选自中工联创(北京)国际装备研究中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敬请访问浏览蓝皮书核心信息和征订渠道)


新36条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