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提升核心技术 避免重复建设
2017-01-16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厂在市场地位方面、国产化率方面、行业标准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市场地位方面,韩国和新加坡在海工装备总成方面领先优势仍较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韩国获得全球80%的钻井船订单、60%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60%的浮式生产平台,其中三星重工、大宇重工、现代重工等在钻井船领域占据统治性的地位;而同期新加坡则获得了60%以上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并在FPSO改装方面独树一帜,显示出上述两国在钻采设备总成及改装建造的强势地位。


第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方面,从韩国企业看,韩国企业在海工装备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但其造海工装备的国产化配套率仍然不足20%。而相关统计显示当前中国海工装备国产化能力则更为窘迫,国产化率仅为10%左右的水平,其中核心装备不足5%,对进口设备依赖度很高。以上海外高桥船厂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建造的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为例,国内生产的配套产品占比不到该FPSO总价值的5%。


最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较长,对行业上下游带动性大,要想形成以国家为单位的整体竞争实力,必须培育产业链,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效率,避免无序竞争的目的,尤其是要避免船舶行业刚刚过去的一轮盲目投资热导致大量过剩产能被迫限制的现象在海工装备行业重演。


可见,我国发展海工装备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些短板都将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壮大海工装备业的瓶颈。如何跨越阻碍,还需要造船企业冷却下高涨的热情,思考解决之道。事实上,整个海工市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除去大量的核心配套装备、水下生产系统等设备外,在看似庞大的投资中留给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份额并不算多。目前,国家正大力鼓励发展海工装备产业,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加强引导,不能让企业一哄而上,要努力避免出现类似修船业和造船业那样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而针对目前的短板,我国必须分步骤解决。第一,要大力培养详细设计人才,目前我国海工装备基础设计基本从国外引进,但由于详细设计力量薄弱,海工装备建造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返工现象,因此,提升详细设计的水平迫在眉睫。第二,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海工配套设备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有的要率先树立自己的品牌,有的要通过引进技术和实现品牌本土化供应。第三,要依托项目积累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模式,大力提升总承包能力,从产业链的低端逐步走向高端。当前,国内对海工装备的需求比较旺盛,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各企业应当以这一市场为基础依托,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并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本文节选自中工联创(北京)国际装备研究中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敬请访问浏览蓝皮书核心信息和征订渠道)


编辑:中工联创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