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一场来势汹汹的“钱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各大银行,“钱荒”二字频频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头版头条。一时间,仿佛所有经济现象都与其挂钩,“钱荒”俨然成为其时最热门话题。而今,“钱荒”真相已经明了,但市场资金压力尚未消除,在后“钱荒”时代,中国实体经济面临怎样的困局?在新政经环境下中国实体经济当如何振兴?近日,FT中文网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后钱荒时代的实体经济困局”主题沙龙,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装备制造行业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受邀出席了本次沙龙。(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7 月3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214教室,一场由FT中文网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后钱荒时代的实体经济困局”沙龙在酷热的夏日里进行着。70余位各界精英参与此次活动,与知名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寻新政经环境下中国实业的振兴之道。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王铁民女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MBA中心执行主任马力先生、FT中文网总裁张延女士、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先生、四川中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文先生以及北大光华EMBA的校友、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等70余人参与了该活动,一起探讨和分享后“钱荒”时代实体经济困局等话题。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装备制造行业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上图左起:主持人、王铁民、李书文、王剑峰、马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王铁民教授在沙龙上发表主题演讲《中国实业的振兴之道》。王铁民教授指出,当实体经济面临困局时,要发展实业,不应该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放在对立面上。这两者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没有立足之根本,同时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也能对推动实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实体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尤为重要,它是国家解决就业、促进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增加财富的一个有效渠道。另外,目前中国市场普遍存在人心浮躁、缺少信仰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实体经济也许有助于营造踏实的心态,对过分投机的心理进行反思。
中国企业发展实业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心态,危机既意味着危险,然而在危险当中往往也孕育机遇。第二要取舍,即做出战略选择,资金使用方面,越是缺钱越需要有效率,越是需要有取舍,其中很重要的是对业务的梳理和流程的优化。第三是眼光。视线不应拘泥于国内,而应着眼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这对实业企业走出困局是有帮助的。#p#分页标题#e#
王铁民教授也指出,资本是逐利的,这本无对错之分。从近期关于利率改革的试点来看,已经启动金融领域改革一些先行的步骤,这或许是先行的态势。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将有助于解决金融与实业发展中的错位。
硅谷天堂集团董事总经理、EMBA21班李书文校友认为,2013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在过往的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的成功经验都是在经济上行期取得的,在经济下行期,中国企业家还没有更充分的准备,所以企业要做好长期应对经济下行期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要与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接,这才是实业生存的关键。
“实体经济想要突破危机,必须进行融资方面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度过现阶段或者说较长一段时间的钱荒”。李书文校友还指出,企业如果真的缺钱要做两个结构性调整:一是要与金融、资本市场主动对接,不要埋头拉车不看路;第二个是服务的客户最好比自己的企业要更强更大,可以借用客户的信用做融资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加速资金周转,玩转公司的现金流。
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EMBA75班王剑峰校友所在的企业在中国甚至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内都首屈一指。当谈到振兴中国实业之道时,王剑峰校友坚定地说,“做实业必须专注、专业、专精。要真正做好实业,将企业做大做强,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归主业,将核心主营业务做到专精。”
对于“钱荒”问题,王剑峰校友认为,优秀的企业在现金流、客户管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都相对比较好,不太可能资金会存在问题,相对缺钱的更多的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通过“钱荒”来淘汰一些实力不足的企业未必是一件坏事,这有利于市场和行业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