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第二部分(7)
2012-10-10

第七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重组第一节发展问题


一、增长方式不佳。


中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增长依然是投资拉动型。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效率和效益整体不够高,高速增长的代价太高。分析1996~200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例关系,就会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率是逐年升高的。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接近48%。这样高的投资率对装备制造业和制造业应该是一个强大的拉动力。但是,我们不可能长期靠投资拉动。


二、产业结构不良


中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26%,发达国家一般在40%。中国的比重偏低,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产业组织结构上,既缺大企业也缺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在产业技术结构上,基础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功能部件、基础技术薄弱。在产品结构上,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比重偏高,技术附加值高的偏低。在企业结构中,缺乏一批支撑产业的强大的领军龙头企业。经济学有一个公式认为,一个国家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跟这个国家的GDP规模和人均GDP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增长,1995年到2006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在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好。但也要看到,进入500强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垄断行业如石油、化工、发电、银行、通讯企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很少。2006年的500强只有一汽、上汽是装备制造企业。中国装备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前100名企业,除汽车企业外,上海电汽一直是第一名。但其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跟世界知名大公司比只是个小兄弟。


三、一些产业的集中度不够高。


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度这几年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其中,烟草行业比较集中,装备制造业行业集中度都很低,尤其是一亿元以上企业所占的比重比较低。通用设备制造产业中亿元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2%,专用设备占1.8%,交通运输占3.0%,汽车制造占2.9%,电器占2.8%。现在18个省市有轿车工业,生产轿车的企业有40家。2006年电线电缆行业有3000家企业,平均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1.2亿元,利润530万元。工程机械里装载机生产企业有20家,年产量最多的2万多台,少的就几百台。钢铁行业是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的,可是2000年到2006年,前十佳企业占全国钢铁产量的比重却是下降的。2005年前十佳占35.34%,2006年下降为34.85%。中国钢铁大企业宝钢,原来占全国钢铁产量的6.5%,到2006年只占5.38%。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来源依靠国外,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缺位”,研发投入强度不够高,基础、系统设计“两头”薄弱,创新文化和氛围不强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1~2005年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百分之一点几,没有达到很多专家呼吁要求的2%。制造业R&D投入强度与产品销售收入比从1995年的0.46%提高到了2005年的0.76%,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一般都在3%,我们虽有所提高但还是偏低。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设立科技机构的比例2000年接近30%,到2005年反而降低了,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必须重视科技,自己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应该多起来,比例应该大起来。现在不升反降,一个因素就是大中型企业数量这几年增加了,但设立科技进步基金的企业数没有同步增加。2005年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85%左右,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7%;每百家企业发明专利拥有数是80件,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更低些。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中国2005年是1:0.22,韩国、日本分别是1:7、1:8。近五年,中国仪表、农机、汽车、电工电气、重型矿山、石化通用、机床工具、工程机械行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基本在1.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缺位”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很乐观。中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24%。主导产品的技术相当部分来自国外。装备制造业企业还不够强不够大,尚无实力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三次针对“研究中国产品的技术来源”的调查显示:“七五”期间,引进技术大体上占75%,到20世纪90年代引进技术占57%,2006年占到39.4%。这说明来自国内自主开发技术的比重增加了,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仔细分析我们自主开发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起来还不够。


五、利用外资质量不高


原来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但并没达到所期望的程度。技术溢出有前后项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的竞争效应、示范效应。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一般是内部转让,即转到其国内控股的企业,不是转到我们的企业。其次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再次外资企业一般在主机进来以后,将零部件企业带进来,自己形成配套关系,中国企业配不上套。这就影响了前后项联系效应的发生。寄希望于通过人力资本从合资企业到内资企业流动来实现,实际上也不行。事实是从内资企业流到合资企业的人才远远大于从合资企业流到内资企业的人才。这几年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外资垄断,这些都是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中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


总之,国际技术转让在很大程度上被内部化,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很不明显,本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现成技术,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外资企业进出口依存度高,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妨碍了前后项联系和竞争效应的发生;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强于本地企业,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


(六)出口产品结构不优


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主要是我们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和初级制成品,缺乏自己的品牌,多数是加工贸易。另外出口产品的地域、地区和市场分布有偏倚,发达国家比较少,中东国家比较多。杜祥琬院士讲,我们出口八亿件衬衫的利润等于一架空中客车,这个空中客车还是330型,不是现在的380型,380型的,八亿件衬衫也不够。贴牌生产仅是初始阶段、粗级制成品的出口,某种意义上等于出口资源。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产品基本上也是附加值低的产品。中国平均进口一台机床的单价是7.86万美元,而出口一台机床的平均单价是2231美元,拿单价来比,进口是出口的35倍。这种状况还导致贸易摩擦增加。


概括而言,中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的现状和特点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为主的格局未根本改变,但中高档产品明显增长;出口比重上升,有些产品出口量激增,贸易摩擦显现;出口贸易提速增长,三资企业产品在中高档出口品中所占比例较高。


(七)企业生产模式不协调


中国企业生产结构和模式仍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特点。生产模式的改变滞后于技术变革,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迟缓。但整个装备工业出口贸易方式有了变化,一般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到2007年上半年,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的比重已经大于加工贸易。


(八)信息化的深度不够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面比较广,但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二是重视管理信息化、忽视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三是信息化投入效果不够理想,关键是底层信息化相对薄弱。具体可概括为四点,首先是基础管理薄弱,数据不全,流程不畅;其次是产品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仍然处在低层次,多半还是CAG,不是真正的CAD;再次是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技术差别很大;最后是产品本身数字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重大装备产品制造上,是外国公司拿订单,我们做分包,做数量多而附加值低的部分。


(九)人才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缺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缺优秀企业家,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缺大量在一线工作的工程师。不少领域存在人才断层,制造业的一些技术工种后继乏人。一般来说初中高级研究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但现在好多领域是倒三角形。初级的少,中级的大,高级的更大。最近对摩擦学71个教学单位的调查显示,该单位教授170人,副教授99人,讲师37人,其他人员101个,是典型的“倒三角”结构。


第二节企业重组整合八样板


人们常说,经济危机是有“危”也有“机”,是“危”与“机”并存的时机,简单的辩证道理,不复杂,人人都懂。所谓的“危”大家都看得见,也感觉到,但“机”,也就是机会在哪里?恐怕说得明白的人也就不多了,能乘机做点事儿并成就业绩的人恐怕就更少了。同时也有许多专家指出,危机过后是抄底的好机会,但是“底”在哪里?什么东西见底了,什么东西没见底,什么时候见底,也是一个没有事前定论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客观经济环境,无疑我们也作出了一些正确抉择,比如在企业间进行的兼并重组,以及海外购并活动。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危机过后,企业兼并和重组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达到产业升级,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新一轮的产业兼并重组大潮中,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兼并、购并的重组整合活动更加抢眼。主要原因是,大型装备制造业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中,基础好,产业组织程度较高,便于进行产业重组;另一原因是,大型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龙头,担负着生产工作母机的重任,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创新的压力较大,发展观要求它现在必须进行必要的产业重组和整合;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型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其产权关系隶属单一、明确,为进行更高层次的产业整合创造了便利条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家重点行业的重组合并将成为重头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企业合乎规定的股权收购等行为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提出经济政策上优惠和便利条件。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购并的特点来看,具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强势整合型


继宣布收购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接着又宣布对南京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在南京的投资,做大做强国家电网电力科学院,把南京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制造业研究基地。至此,国家电网做大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产业版图已经清晰,平高电气集团划拨给了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而许继集团则划归给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据国家电网的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电网在电气装备制造方面共有三个相关公司,包括位于南京的国网电科院,位于北京的中国电科院和装备公司,三者均为国家电网旗下全资子公司。


国家电网此前的规划是,在2020年前的三个阶段中,电网总投资预计超过4万亿。其中第一阶段(2009年~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


此前,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特高压国际会议上接受CBN采访时表示,发展特高压电网,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开发或研制特高压技术及其设备,有利于提升中国电网技术、电力设备制造和相关行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及竞争力。


二、强强联合型


老牌上市公司中工国际,原控股股东为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2009年6月,原控股股东将11,788万股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毕。过户后,公司控股股东变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三、嫁入豪门型


老牌上市公司力源液压,2009年3月28日发布增发完成公告称,公司以10.5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6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6.8亿元。业内人士称,力源液压本次重组融资成功,不仅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中航集团其他平台的专业化整合树立榜样。


早在2006年,根据原中国一航“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力源液压已被确定为一航旗下首个跨行业、跨地区资源整合的上市平台。2007年12月,力源液压提出方案,计划以每股9元的价格定向增发,分别将中航世新(燃气轮业务)57%的股权、安大公司(航空锻件业务)100%的股权、永红公司(散热器业务)100%的股权、金江公司(军品液压业务)全部经营资产收入囊中。受行情不利的影响,2008年4月,力源液压调整了增发方案,二次增发逆势而上。


通过一系列的资产注入,力源液压的主营业务从民用液压、高压棒和马达,转向燃气重机、锻件、散热器和液压件,变成了一个新的公司。从中航工业集团层面看,力源液压定向增发完成后,中航工业实际控制股份从58.68%增长到74.99%,对于力源液压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下一步,中航工业将以力源液压作为控股公司,逐步收购旗下的其他重机产业。


2009年5月5日,由于重组后主营业务范围得到大拓展,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机业务的整合平台,力源液压更名为“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对其液压、换热器、燃气轮机等板块进行整合做大做强。


四、傍上大款整合型


江阴机械厂、扬州机械厂、上海叉车厂、蚌埠振冲起重机厂等先后投奔了柳工集团,而柳工也通过这些兼并,使自己从一个单一品种的装载机企业变成一个集挖掘、装载、路面、砼机械、起重机械、工业车辆等多品种的工程机械制造集团。还有中联重科也先后兼并了黄河工程机械公司等,使自己成为了生产砼机械、塔式起重机、压实机械、环卫机械、汽车起重机等多品种的工程机械制造集团。在国内,类似上述形式的企业购并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持下,部分行业难免会出现重复建设,进而出现产能再次过剩现象,这对行业长远发展不利。应鼓励国内同行企业之间、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达到统一整合行业资源的目的。国内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在国内生产工程机械装备的企业有近千家,是多而不大、大而不强,只有按市场法则进行并购重组才能做大做强。在拉动内需政策支持下,在行业内部的企业并购比企业盲目扩大投资更有利于行业发展。这种以大企业为中心的重组是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大企业并购过程中,小企业或弱势企业可以从大企业得到发展资金,利用大企业的研发力量改进企业的老产品,利用集团的销售网络扩大产品的销路。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企业的设备、厂房、人员等展开新产品等的研发与生产,可以给原企业注入活力,提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五、难兄难弟联合型


2009年6月10日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发布公告称:2009年6月9日,常熟科弘等4家公司管理人召开的重整参与人评审会议认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贸易商联合体所提交的重整方案,并确定联合体成为4家公司的重整参与人。同时,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公告。


联合体将配合管理人完善和细化重整计划,并向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提交,由法院组织召开债权人大会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审议。经审议通过或法院判决的重整计划即为最终的重整计划。还有,ST合金于2008年4月22日刊登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公告,公司股改对价实施以辽机集团收购公司56.76%股权的豁免要约收购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为前提条件。现辽机集团豁免要约收购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待公司56.76%的股权全部过户及辽机集团支付股改对价后,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目前,辽机集团及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协商新疆德隆在银行质押的股权过户给辽机集团的相关事宜,争取早日办理相关股权过户手续。这种弱势企业与弱势企业联合的现实意义更加重大,更多的是能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这类企业重组中,可以将双方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扩大经营规模,共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上述两组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六、乌鸡变凤凰型


2009年2月贵航股份的重组方案揭晓,公司拟以8.03元/股向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盖克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不超过1.1亿股,收购两公司旗下的航空制造类资产。


此次发行认购的标的资产为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和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及贵州盖克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上述股权资产合计预估值为7.68亿元。


此次标的资产中的中航标公司尤为引人注意。公开资料显示,中航标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唯一的整机、全系列标准件、高强度紧固件及小零件的专业化科研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家多个重点航空工业飞机、发动机、导弹等整机、全系列标准件、高强度紧固件及小零件的专业化科研生产任务。截至2007年底,中航标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9138万元,资产总值46831万元。


此次重组方案显示贵航集团的整体上市正在积极推进中。在贵航股份股改时,公司控股股东贵航集团就提出计划,将逐步向贵航注入优良产业和优质资产。第一步,在一年内将选择其中的优良产业和优质资产,包括军品中的机械设备、资产等相关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第二步,根据上市公司发展需要,进一步注入飞机、无人机中的专业化产品及系统,以实现贵航集团的整体上市。


2008年12月份以来,一、二航合并成立的新中航资本运作步伐有所加快,以ST宇航ST昌河为代表的新中航旗下资产整合开始提速。业内人士认为,贵航集团作为新中航通用航空整合的重要平台,未来资产重组也有望加快。贵航股份公布的业绩快报也证实了集团资产对贵航股份的业绩支撑。贵航股份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4.63亿元,同比增长8.1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加82.23%;净资产收益率为5.32%,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七、穿上新马甲型


荣华实业2008年5月29日刊登公告说,公司接浙商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浙商矿业肃北县金山金矿采矿权证范围内的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已完成,已于本月27日取得了国土资源部的备案证明。


根据浙商矿业提供的由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制、并已取得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的“肃北县金山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肃北县警鑫金矿乌龙泉矿区资源储量复核报告”和“肃北县警鑫金矿小西弓矿区资源储量复核报告”,目前在三个采矿证范围内的储量核实结果如下:金山金矿、警鑫金矿合计拥有122b+333级的金金属量为4069.79公斤,银金属量为64453公斤,其中122b是指控制的基础储量,金金属量为2153.02公斤,银金属量为13764公斤;333是指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金金属量为1916.77公斤,银金属量为50689公斤;111级,即可采储量,尚不明确。


荣华实业表示,根据上述资源储量报告,金山金矿矿区堆放了大约110万吨尾矿渣,经拣块样分析,尾矿品位金3.89克/吨,银28克/吨,警鑫金矿小西弓矿区堆放了大约60万吨尾矿渣,经拣块样分析,尾矿品位金2.35克/吨。2009年4月22日荣华实业公告,拟建设年处理矿石66万吨。从而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身为黄金概念股。


八、海外试水型


在一次海外并购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影响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到了国际化布局阶段。海外并购固然存在风险,企业“走出去”要做好充分评估与风险论证。但是,本着有得必有失的原理,学费早晚都要付,有实力的企业应积极探索率先“走出去”,为同业企业积累经验。因此,专家建议,国家应在外汇拨付上对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给予支持。


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厂与“走出去”并购国外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之间,国内的一些专家们更倾向于跨国并购。在以经济效率为主要竞争模式的条件下,并购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开始逐渐由金融系统扩展到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整合方面,进一步将发展到以提高加工技术为主的综合制造能力整合方面。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装备制造业的海外并购也要从买产品升级为买技术、买管理,通过购并先进制造企业而获得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企业快速做强做大的根本所在。诚然,在国际跨国公司纷纷告急、资产严重缩水的当下,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国外大企业存在很大风险与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北汽对欧宝的收购失落,中铝折翼力拓等案例。但是,有能力的企业应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但大多数企业应改变并购只是“富并穷”“大吃小”的观念。并购不只是强者收购弱者,很多国外企业资金周转不畅,但拥有很强的核心技术。而且,很多新技术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时变成生产力,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国内企业应走出认识误区,在谨慎的前提下试水跨国并购。


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国内兼并重组成功的案例很多,而海外并购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应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和对待海外并购,在全球大市场的范围内统一整合资源。这也是企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路径。企业应抓住全球经济危机中存在的机遇,把潜在的风险考虑充分,在科学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