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总论篇
未来装备工业新版图
发轫于欧洲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近两年来逐步由冰岛、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法国等核心经济体发展。2011年8月,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由经济领域向社会、政治领域蔓延。此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是西方国家多年来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长期推行赤字财政、高福利制度以及举债消费的结果。
发达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价值,采取措施推动制造业的回归与复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弊端,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夯实实体经济基础,首要的就是振兴制造业。由此,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实现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的回归,这是一个建立在持续创新基础上新的制造业格局与形态再造的过程。
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而且装备制造业的产值保持多年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占比为19.4%,中国制造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跨入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
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井喷式的发展是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支撑,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创造的竞争优势。真正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创新能力远远不足,各个产业发展处于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状态。中国依然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
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以前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了转型与升级的调整阶段,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方式才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世界近代发展史表明,如果采取果断措施,应对危机,推陈出新,就可以走出危机阴影。
危机中存在机会。事实证明,危机之后往往会有新的强国出现,突破口就是工业。18世纪,通过制度创新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多次走出危机,从萧条走向繁荣,成为世界头号强国。19世纪,德国和日本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实行全民强制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虽然都经历经济危机,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萧条,美国财富缩水一半。然而却催生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制度创新,美国不但没有衰落,还在二战后崛起为全球第一强国。
此次经济危机促使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变革,给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机会。首先,欧债危机和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造成的倒逼效应,客观上为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和政府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来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资源消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危机造成了金融市场动荡,股票价格低迷,欧美等国的一些优质资产大幅缩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积极发掘国际产业投资机会。第三,危机往往催生一批新技术和新产业,在这些领域,发达国家的控制地位尚未形成,这将为中国赶超发展赢得宝贵时机。
中国如果能抓住这个难得机会,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围绕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那么,此次经济危机中崛起的强国将是中国!
装备制造业进入调整期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缓慢复苏之中,但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将发生一系列调整和变化,进入一个增速放缓、调整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装备制造业也不可避免要受到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自经济危机开始,已经进入新的十年(业内预测)发展周期。
我们可以对“全球经济形势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复苏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急剧动荡,并进而冲击到国际贸易和各国实体经济部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欧美等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严重不足、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短期内难以出现强劲复苏的势头。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纷纷实行紧缩政策,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些风险因素正在累积之中。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贸易投资保护抬头,中国制造业出口环境趋向恶化。短期来看,欧美等国消费者信心不足产生的需求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工业品出口。2012年1月,我国出口额同比下降0.5%,是自2009年12月份以来出现的首次负增长。长期来看,经历此次危机,曾为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作用的国际贸易大好局面有可能逆转,这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出口模式、技术能力等提出了严峻挑战。为走出困境,欧美等国除采用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外,还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新规则来加强对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的控制。这些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削弱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竞争力、遏制新兴国家崛起的有力武器。在此背景下,未来全球产业竞争将呈现更为复杂的形势,中国制造业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
三是中国的通胀压力将会长期存在,宏观调控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大量发行货币,推动全球流动性泛滥,进而向中国传导,产生输入型通胀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内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将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两者形成的叠加效应,使得中国必须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时刻对通胀保持足够警惕,宏观调控的回旋空间比较有限,货币信贷政策取向在较多情况下会从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将产生长期影响。
四是国际产业格局深刻变革,重大科技创新的机遇稍纵即逝。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各国间围绕科技、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与扶持;各新兴经济体也加强新技术新产业战略部署,努力抢抓机遇。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生产组织优势,控制全球供应链体系,牢牢掌控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试图走出“低端锁定”带来较大制约。
因此,对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而言,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下滑后,目前正在经历复苏前的调整期。
在调整期,有些企业能够抓住危机中的机会,实现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目标,有些企业将陷入艰难发展甚至破产的境地。
装备制造“三个世界”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当我们深入分析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时候,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当前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尽管中国装备工业销售额2009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加起来仍占到总量的70%,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特别是高端制造产品仍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
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世界,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依然掌握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术,是主导者;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些拥有巨大的制造业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第一世界仍然有很大距离,是跟随着;其他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为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既无先进技术又没有太强的工业基础,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与第一二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占比为19.4%,中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
经过前一个发展周期的爆发式增长,中国装备制造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属于粗放型增长。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量虽然庞大,产业竞争力却不强。同时,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也迫使中国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只有成功实现转型与升级的战略目标,装备制造的“三个世界”的格局才有可能改变。
装备制造未来新版图
中国装备制造业奠基于建国初的156个项目以及后来的三线建设。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圈,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为两翼支撑,中部和西部地区为重要补充的大装备发展格局。
同时,一批与高端装备产业相关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逐步形成,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西部、华中、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未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新兴区域将不断涌现,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将在各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得到体现;中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依托其资源优势也将加速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环渤海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集聚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内生力强大,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动力区。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上海为国内民用航空装备科研和制造重点基地,江苏海洋装备工业发达。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中小企业集聚,装备工业发展最具活力地区。
珠三角地区是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和航空服务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以广州为中心的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市。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装备制造业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产业圈。
在中西部地区,湖南和山西分别以株洲和太原为中心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在航空领域,湖南和江西作为国家重点航空产业基地所在地区也有快速发展。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和云南5个省市,也逐渐形成了航空、卫星、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床等产业的集聚区。这些地区拥有一定的装备工业基础,虽然相关配套产业相对弱一些,但是,可以抓住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完善产业链,走特色发展道路。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虽然其在全国地位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在传统的重型装备领域依然占有很大比重。重型机床、金属冶炼、大型电力设备、飞机制造等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地位不断下降,如不能提升活力,进行产业升级,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地位将会继续下滑。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将加快集聚步伐,更快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人才和科技密集型地区集聚。
装备制造业强大的逻辑
中国装备制造业强大,其逻辑决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中工联创积聚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实现“无为中的有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资金需求量大,如果政府完全无为地依靠市场自动调节来发展装备制造业,在中国这样的产业发展环境下,最终可能会出现市场调节失灵,装备制造业产业陷入恶性竞争的结果。但相反,如果政府一味地干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依靠政府手段宏观操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会出现寡头垄断,资源配置率低下结果。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管理部门,应该在无为中实现有为。就是要利用市场的手段、要利用市场的思路来指导产业的发展。无为和有为都要适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中有为。
二要打破所有制偏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中国是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存,各种企业在同样的市场中竞争。目前,政府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还是在资金支持方面,都强调了所有制的平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有企业获得的支持力度依然较民营企业要大。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键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目前的情形是,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配置到国有企业,包括很多经营很差,缺乏创新的企业,而很多经营灵活,具有创新冲动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享受不到优质资源。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整体活力低于民营企业。(2012年1-2月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利润下降19.7%,私营企业利润增加24.4%)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应以所有制来区分,而应该以创新能力和对产业的贡献度来区分。政府应该将最优质的资源分配到有创新冲动,有创新能力,有创新成果的优质企业。
三是要大力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装备制造发展到现阶段,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量变,资金、技术、人才、管理都有了足够的储备,已经成为装备制造大国,但依然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因为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较弱,使得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关键点处处受制于人。关键技术是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通过购买获得,只能依靠自身的创新取得。
四是合理布局装备制造业,避免重复建设。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装备制造业也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各地都会一窝蜂发展,不顾当地资源和条件是否合适,装备制造业尤其如此。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具备一定的装备工业体系,虽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中国装备工业遍地开花,分散发展,集聚度低,产业配套差,竞争力弱。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后,各个省份都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规划重点提出的五大产业,某些产业的低端产品出现了过剩。
这就需要站在全国角度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各地不同基础和资源优势,制定不同引导政策,使不同地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产业链为中心集聚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高端装备产业空间布局特点,从资源集聚、配套环境和产业供应链条等方面入手,为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与服务基地。这样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使不同产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中国的装备制造综合竞争力。
五是要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装备制造业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政府不仅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中,一直把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整形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和政策目标。特别是德国,凭借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撑,使其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中国一惯有大而全的思想,重视发展大型企业,而忽略中小企业的作用。政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大型企业的扶持上,政府希望培育大型集团,增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实践证明,众多的中小企业对装备制造业的贡献更大,创新动力更足,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所以,政府应该从法律、金融、税收、技术开发等方面,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