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表明在经济转型阶段,政府赋予物联网等新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历史使命。那么,何谓物联网?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有何现实意义?物联网产业链的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哪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推广计划如何?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致力于产业规律及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尤其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顾名思义,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9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专项计划从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到应用推广及后勤保障一应俱全,说明了在经济转型阶段,管理层已经赋予物联网等新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历史使命。
众多专项中,最具现实意义的便是“应用推广专项行动”,方案显示,到2015年,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
从物联网产业链来看,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网络提供商、软件及应用提供商、系统集成、物联网运营商和用户七个环节。
我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推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制定了2015年的发展目标。物联网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巨大的创新空间,物联网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赛迪研究中心副所长杨春立介绍说,“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预计2013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未来三年我国物联网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安防)、交通管理(智能交通)、能源管理(智能电网)、工业生产及物流等行业市场成熟度较高,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体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将有利于制定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应用,给农民清楚的认识到物联网带来的收益。而将物联网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则可将监管转为事先预防,为我国可循环发展的绿色经济提供稳固的保障。
目前,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精细化管理和污染源监控、生态环境监测等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还很少,而其在绿色GDP中的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