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制造业的新使命:由大变强托起“中国梦”
2015-02-26

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的19.8%,超过美国的19.6%,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201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5%,发达国家在35%以上,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36%-40%。显然,中国还不能称之为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不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问题。中国制造业急需“由大变强”“,中国制造业的新的历史使命就是“由大到强”。


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国制造业2020年的发展目标:强国先强企业,促使一批优势企业率先突破,跻身强国之列,电器工业是最有希望突破的产业。2030年发展目标:我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世界前列,成为制造强国,其中部分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业强大的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而又宏大的命题。中国工程院2013年开始的“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初步提出了八条路径:


1.大力推行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内涵为产品智能化、制造业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的普及将会使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2.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设计是创新的源头,中国制造业要加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的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形成保护和鼓励创新的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加强。


3.强化制造基础。共性技术具有强大的带动力,甚至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大、经济效益慢,企业难以承担。加强共性技术研发,要以转制研究所为基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研发创新体系,深化改革面向行业服务,如新材料、关键特种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制造,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等。


4.实施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是一个产品的最基本的指标,然而这是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装备制造业中发展相对较好的电器工业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中的适用价格,由此培育“中国品牌”。


5.推行绿色制造业。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资源利用率最高,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产品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及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大力推广生态化设计、绿色工艺材料、精确成型技术等。为流程制造业提供节能减排的装备,积极推进产品再制造。


6.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它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这是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如开展工程总承包,供应链管理优化,融资租赁、增值服务等。


7.扩大国际合作与开放。整合全球优良资源和能力,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通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企业是制造业强国的主体,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输出能力的跨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加速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


8.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创新性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研究院所结合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培养人才。


(本文节选自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先生在“2013装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会暨《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发布会”上的演讲内容,敬请关注更多权威观点。)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