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再看院所转制与技术“空心化”
2013-08-09

时下,放眼国内装备产业的各个门类,大凡高端产品,如果不是空缺就是模仿或者是组装,基本没有例外。但是,这种状况之普遍,几乎没有人认为它还算得上是问题。然而,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转变增长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包括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已经是必须的选项。那么,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向高端挺进,除了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外,技术层面的“跛脚”是否并无大碍呢?或许这本身就应归于机制的范畴。


一、转制效果


中国的科研院所改革最早始于1985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活动,促使科研院所与经济活动和产业更紧密地结合。


1、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改制催生了一批像中联重科、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佳的“明星”企业。转制对行业科技进步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批地方科研院所已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见下图)。


2004-2008年中央级转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

2004-2008年中央级转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


2、技术研究从转制后失去公益性。转制后科研院所的属性定位不明,研发与收益发生矛盾碰撞,政府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弱化。


二、走向高端的技术制约


国产高端机床与国外强手差距明显,多年来,国内企业开发了大量高端新品,但基本处于模仿跟踪的初级阶段,形似神不似,不能满足需求。事实上,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规模扩张和产品水平、硬件投入与软件建设、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关系等方面,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缺乏正确把握与处理的能力。


1.企业大多“有制造无创造”。尽管装备制造业转型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但中国企业大多均未作好充分准备。今天的中国装备产业是少数创新者和大量“有制造无创造”的生产商的集合体。


2.共性技术严重缺失。装备制造业正由大变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产业界对加强共性技术研究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是保持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为占国内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的需求。


3.产业在低端徘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规模日益扩大,甚至已占据全球首位,但中国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研发体系,装备制造业还徘徊在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


4.单纯的技术引进难以维继。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过度依赖资本和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维持下去,市场换技术换不了真正的技术,知识和创新才是产品和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最根本保证。


5.发达国家热提“再工业化”。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其“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回到生产型制造的业态,而是集先进技术、设计、服务等为一体的制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高端制造”。装备制造业要走向高端就必须要解决技术空洞这块短板。


三、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同样需要创新方式


十几年间,中国企业已经取代科研院所和高校,成为研发活动最重要的执行部门。1995年,科研院所和高校合计执行了中国研发总投入的54.1%,以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51.7%。2010年,这一数字分别降至25.26%、22.84%。与此对应,2010年73.42%的研发开支由企业执行,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73.38%也在企业。可见,企业对于技术创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应重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些私营中小企业的活力更强,创新积极性更大,但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及政策支持,创新多以失败告终。怎样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起来?是否应该把国家科研机构设在企业呢?


目前,国内部分产业类的国家实验室设在了企业。这看上去是推动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方式,实际上效果并不尽人意,甚至,有个别企业会将国家投入的研究资金作为收益纳入企业业绩报表。事实上,国家实验室设在企业明显是弊大于利。一是失去了作为公共资源应为整个产业服务的第三方性质;二是这种设置的一劳永逸只会不断降低效率;三是即使有研究成果也很难有溢出效应;四是对其他企业的研发积极性有明显的挫伤作用,特别是当被设置企业迟迟无法进展与作为时。


四、制度化管理是必然前提


中国目前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制度管理较为混乱,定价机制扭曲、监管薄弱、进入和退出壁垒严苛以及公平竞争障碍等都会影响企业投入创新的积极性。需求方激励机制的使用,例如政府采购和标准制定,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营企业,也可能会没有太大动力去追求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如果还存在着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其他途径,就更是如此。鉴于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顺利进行。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其次,应强化风险投资行业的生态系统;最后,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本文节选自中工联创(北京)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敬请关注更多权威观点。)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