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是时代命题,相信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也要承认其复杂性、困难性和艰巨性,因为前进道路上还矗立着这样或那样的“拦路石”,其中就包括转型与升级内容不分、互相替代,重升级、轻转型,甚至把转型与升级当成了一回事。
谁都清楚,不论是
产业转型升级,还是
行业转型升级,都需要以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前提与基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快速进步,客观上要求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升级,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而一个行业不论其整体水平多高,若成千上万家同行或对手十分雷同,都按照相同的路数来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同样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把转型、升级与企业的现实诉求对接起来,不仅回归了升级与转型的本来意义,实践中也更为容易理解与操作,避免再胡子眉毛一把抓。
按照这个思路及理解,如果把转型定义为“横向上”更具差异化的过程与结果,升级则是“纵向上”更上一层楼的过程及结果。转型的出发点是始于实现差异化竞争,归宿是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与特点,而升级的动机则是基于竞争优势的建立,目的是取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界定不仅体现出二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同时也可以看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转型与升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
如何化解产能过剩是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当务之急,但若只是按照“升级”思维进行末位淘汰做减法,而把“转型”装在笼子里束之高阁,持久、有序、健康的行业秩序仍将是一句空话。对造成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与探讨,如国家相关政策与执行不到位、地方政府失去理性过度招商引资、企业盲目投资扩张等,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与根源——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高度同质化”这个罪魁祸首。#p#分页标题#e#
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最基本的市场法则,任何企业都不愿意成为最先的掉队者,若想在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谋生存、求发展。问题是企业除了在规模扩张、实力提升这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保持“优先”之外,确实也没有人指出或发现第二条可行的路径,大家挤在一条道上而且都试图超越对手,结果必然是今天这种“明知山有虎,还向虎山行”的悲壮与悲哀,这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对问题的认知不同,自然会有不同解决办法及路径,结果也将截然不同。是继续在“升级”方向上一条路走到黑,还是把重心适度向“转型”倾斜,实行两条腿走路?事实表明唯有后者才是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正确选择,因为单纯升级的“红利”不仅不会继续增长,而且还会因为其成本或代价的不断攀升而呈递减趋势:
企业整合——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把数量繁多的小舢舨组合成若干艘巨轮,以此来抵御市场的惊涛骇浪,这无疑会改善行业的无序竞争,在某一时段、在某一地区也会产生相应“协同效应”,但这种整合永远都不能取代或改变市场规律,若本已供大于求,产能已严重过剩,无论怎样整合最后都改变不了过度竞争的结局,而且还可能造成“巨轮”体积过于庞大、负荷过于沉重而面临解体、沉没的危险。
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延伸可以提升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但这种“升级”无论向上游还是向下游延伸,也不论是自我扩张,还是兼并重组,企业的实力、势力范围会扩大与增长,而市场及需求总量并不会因此而同步增长,因为二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若企业不是以能力为基础,只是把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就有问题了,试想在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都没能把企业做好,再另外开辟一个新战场,与新的对手进行一场供需关系并没有实质改变的竞争,结局将会怎样,不需过多讨论。#p#分页标题#e#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积极意义,但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水泥、玻璃这类大宗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完全靠企业个体的力量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而作为行业的通用技术一旦成熟,如余热发电、窑外分解、浮法工艺包括未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技术,尽管意义很重大,但只是对行业整体水平“水涨船高”发挥作用,对企业竞争并没有实质性帮助。因为大家的成本、排放、效率普遍都改善了,只是换了一个新的平台,竞争程度可能还会不降反升。
而“转型”则是另外一种逻辑,即使面对相同的市场,若企业彼此之间能够形成根本意义上的差异化,行业面貌一定会大为不同。大家都清楚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块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相信只要花点功夫谁都可以炸出相似的鸡块,当初也有中国企业对此不服气,但最后都是落荒而逃、知难而退,无法撼动他们的霸主地位,不说这两家企业的文化、制度、管理多么先进,只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会因为顾客排长队而随意提价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的行业“受用”不尽。更不用说像耐克贴牌中国产品,价格坐地翻倍甚至几倍,而且顾客仍能趋之若鹜,我们的难题将不能再称之为难题。
试想,若水泥行业、玻璃行业的每个区域市场中都有这么几家企业,能够做到不会因为短期的供求失衡而稳稳地把住价格关口,严格恪守薄利多销而不是厚利、甚至暴利追逐,还会有不论是什么人都可以“长驱直入”行业、无论是谁都能轻易地分得到行业的一杯羹吗?还会有今天如此过剩的局面吗?痛定思痛,是继续寄希望于当前这场“硬碰硬”搏杀中对手不断倒下,还是通过自己的转型而获得更好、更主动的生机,相信企业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p#分页标题#e#
发现、挖掘、培养企业差异化的过程,就是企业的转型过程,表面上看与企业升级没有多少区别,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本质不同,因为参照物不再是同行或竞争对手,而是把顾客的价值认同放在了第一位,参照系也从狭隘的竞争市场转移到更广阔的自然、社会、文化所构成的“生态”之中,这不是别出心裁找到一个噱头来忽悠企业,而是大势所趋,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产品本身的市场功能将越来越弱化,背后的企业是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已被实践所证明。
着眼点从“产品”转移到“企业”,着力点从“做事”转变到“做人”,企业的成长空间将因此变得更大,成长维度也将变得更多,因为原则上只要大家能在真、善、美的基础上找到张显自我个性的方向,并不懈地追求、坚持、坚守,彼此之间的差异化逐渐就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业局面也将会得到彻底改观,用户的也会因为选择空间和自由度更大,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健康、有序、规范行业秩序才有可能形成,因此:
1、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实现企业转型没有商量
目前的行业、产业只是按产品特性来划分的,并不代表行业的全部,一个行业不只包括供方,更包括需方,而且还处于决定地位,这是必须树立的观念,也是企业进行转型思考的出发点,利益最大化一定要建立在用户价值认同与实现基础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控制市场、绑架顾客的想法。
2、面对现实,丢掉幻想,是企业转型的不二选择
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已成为“常态”,若继续抱定单靠“升级”来实现从“大乱”到“大治”恐怕会令人失望,同质化竞争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游戏,不存在大家共赢的可能,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去产能机制,唯有把决定权交还给市场,让顾客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才会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才会建立长期、合理、有序的行业格局。#p#分页标题#e#
3、价值实现、价值对接,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其实都只是企业价值实现的手段,但现实中大家却把产品当成了企业的核心,完全颠倒了企业与产品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本来就不会因为生产相同产品而“千人一面”,令人不解的是大家却不约而同地退到了幕后,心甘情愿地在产品竞争上杀得不亦乐乎,顾客“情投意合”的权力也被生生地剥夺了,只要大家能及时纠正这个错误,良好的市场环境一定会建立起来。
产品标准化、技术类同化客观上制约了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差异化竞争的形成与建立,但最可怕、最可悲的是行业上下心底高度认同并接受只有在产品竞争这个独木桥上不掉队才是唯一选择,所有企业都如同一只只不停充气的气球,在更快、更大、更薄的方向上想阻止其脚步都难,外在“体积”越来越大,内在“体质”每况愈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来也许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破绽,而现在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喷嚏”,都有可能让整个“气球”灰飞烟灭,更不用说各种不期而至的危机、风暴突然发生与降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尽管大家都清楚这是阿基米德一个无法实现的大胆设想,但谁都不会否认其合理性与可能性。杠杆原理有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力,二是支点,两者缺一不可,但力的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点的选择,合适的支点会事半功倍,而错误的支点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到底是因为主观上不努力,还是客观上没有找到给力的“支点”,值得认真反思与思考。
当然,本文所探讨的转型也不能承诺一定就是最理想的“支点”,但若只是心无旁骛地在升级方向上“乐此不彼”结果一定是不理想,这是必需要建立的概念,不管你是谁,愿意不愿意,转型都是必需要交出合格答卷的一场自我革命,既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可高枕无忧,也不能自视比对手更大更强就可放慢脚步。当然也要清楚转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转身动作,而是一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知到行的全面转变过程,但只要有方向就不怕路远,有目标就充满希望。#p#分页标题#e#
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画上句号,“新常态”之于企业不只是意味着产能更加过剩、竞争更加激烈,而是企业“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适者生存”定律将会得到空前释放,面对未来,企业不败的法则不再是比对手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而是自己的体质更好、生命力更强,制胜的关键也不再是“做事”的效果与效率,而是取决于其“做人”的质地和水平,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中工联创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