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海工装备异军突起隐忧重重
2015-02-26

在金融危机袭来,修船产业受到冲击严重的背景下,海工装备生产业务却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业内人士对于海工装备的“异军突起”表现出极大的担忧,那么,海工装备何故崛起?投身海工装备前景如何?我国海工装备发展面临何种瓶颈?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致力于产业规律及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装备制造最新动态。(文章来源:《国企》杂志)


“由蔚蓝驶向深蓝”


亏损加剧的造船企业纷纷“由蔚蓝驶向深蓝”的举动,很有可能将海工装备这一领域变成第二个造船业。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国内制造业可谓哀鸿一片,造船业也不例外。


来自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下称中船协)的信息显示,去年以来,我国造船企业普遍面临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的窘境。今年上半年,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3亿元,同比下降18.5%,实现利润总额35.8亿元,同比下降53.6%。据统计,目前中国3000家造船企业中,亏损企业已超一成。


在造船业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海工装备制造(一般指包括海上钻井平台、辅助船只、海上生活平台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表现相当抢眼。中船协统计称,上半年我国共承接各类海工钻井平台订单24座/艘,合同金额近55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约为54.2%、41.2%。而2012年全年中国承接的各类海工订单(海工辅助船除外)为30座(艘),其中钻井平台(船)13座,价值不过80亿美元,仅占全球的13.3%。


海工装备的异军突起,源自造船主业亏损背景下的船企“一窝蜂”地涉足这一领域。目前,包括中船集团、中船重工在内的造船央企,熔盛重工、金海湾在内的大型民企均已发力,甚至江浙地区一些规模不大的船企也以联合生产的方式进军海工市场。


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亏损大潮中的造船企业纷纷“由蔚蓝驶向深蓝”的举动,极有可能将海工装备这一领域变成第二个造船业。为此,中船协提醒称:“海工装备不同于船舶批量生产。对于进入者而言,门槛相对高很多。海工装备领域需要更多的规划和理性。”


事实上,近两年加入这一队伍的企业中,不仅有造船企业,还包括重工、港口企业。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拟在2020年之前新建包括4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内的57个大型海洋工程装备。为此,中石油将在2015年之前建设一个海工装备建造基地和2个生产支持基地,总投资为500亿~600亿元。


前路风浪重重


尽管近两年中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所提升,但实际上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仍处于幼稚期,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


根据中船协披露的信息,面对海工装备领域新设计产品多、高难度产品多、生产技术准备周期不足产品多等情况,部分企业进入后,就开始暴露出技术力量缺乏、研发能力薄弱、生产技术准备紧张、设计工艺修改频繁等问题。“由于目前主要的订单来自海外,如果任由这一局面发展下去,将对中国海工装备整体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于近期编制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该指南将海洋平台及浮式储油卸油装置用大容量发电模块研制等十大系统和设备,海洋工程数据库研究开发、潜水器标准体系研究等共性技术和标准,列为重点研究方向。该指南还提出了“十二五”后3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40余个重点科研方向,旨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幅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然而,创新并非一日之功。在这种状态下,对于海工装备制造队伍的迅速壮大,不少业内人士心情复杂。“一方面,从业者增加有助于这一战略产业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进入也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中船协分析说。


几家海工装备制造先行者也呼吁称,希望国家制订出台海工生产行业准入强制性标准,形成产业“准入制度”,保证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海工企业竞争能力。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目标、产业规划、发展定位,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协调作用,避免出现新一轮类似修船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状况。


海工装备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