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装备工业改变习惯需要制度匹配
2015-02-26

转变增长方式是当下宏观经济与产业领域中的紧迫任务,起码官方诉求如是。毕竟,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30多年来,曾经习惯的经济增长方式事实上已走到竭尽这一点,已被广为认同。而围绕装备工业的转型方向,有关部门以及诸多学者同样都在文字上做出了明确而详尽的表述。应该说,其所提出的概念绝无问题,但在现实中,实施转型过程显然不像文字表达那么简单易为。的确,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核心问题在于,转型需要条件,也就是说需要相应的制度匹配。


与装备工业有极高关联度的钢铁工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钢铁行业产能高已高居全球首位。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曾表示:如果容积小于400立方米的高炉全部淘汰,到2015年,国内高炉产能仍将达到10亿吨,过剩态势明显。而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需要不振,使行业近年来徘徊于盈亏临界点而无力摆脱,一些国企今年以来的经营形势极为严峻,比如安钢。但即便如此,两个大型的钢铁项目仍于去年被批准投建而全然不用顾及其他。这是否与转型要求相悖呢?


事实上,当前产业中的许多现象似乎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管理部门是否已失去了对产业的有效调控能力?如果在现阶段相应的产业管理尚属必要的话。而得出这样的判断在装备制造领域也能找到足够多的证据,比如盾构产业。应该说,盾构装备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已属老生常谈了。作为并不拥有核心制造能力的国内盾构行业,却有着全球六成以上的企业数量以及更高的产能占有率。而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对需求渠道的垄断上,其他则都是浮云。市场在这里是失效的,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可循的规则。在这种背景下,整个行业的混乱也就很自然了。有关部门曾多次表示出对该行业的关注,但时至今日,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为能够在行业中体现。


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诉求,不断在多个层面反复给予强调,但现实是,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急功近利仍是主流价值观。于去年公布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中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围绕能源开发、交通运输、新农村建设、新材料制造、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所需装备,突破一批关键零部件发展瓶颈,使中国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鼓励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等要求。搞笑的是,该《方案》的实施期限只到2012年为止。那么,如果说,当下人们所熟知的装备领域关键零部件比如:风电关键轴承、工程机械液压件及控制系统、核电关键泵、阀、采油钻机变频器、顶部驱动装置、高档数控系统等仍然缺失的话,是否将再搞一个新版“振兴方案”呢?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装备制造业,只有建立有效、系统、长期的政策机制,才有可能达到效果。这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而阶段性“振兴”措施的常态化,也许恰恰反映出了产业政策作用的一种失效甚至是失败。


在制度比较经济学中有这样的概念,社会生态环境造就了与之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与层次,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美国从1890年开始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法制化市场经济体系,并经过百多年的积累、完善,构建起了今天创新性制度架构的话,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无疑应在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付出巨大的、艰苦的努力。没有这样的前提,就不会有所期待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水平的提升和能力重塑不仅需要内因变化,更重要的是相应制度体系与价值观的重构。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